精益生产的诞生
日期:2016-12-29 / 人气: / 来源:www.biglss.com / 热门标签:
欢迎您访问博革咨询官网!博革咨询是中国首家整合精益生产/六西格玛/流程再造的咨询公司,专注于提供 精益生产、6S现场管理、TPM设备管理、精益工厂布局、专业目视化、精益供应链、精益研发、六西格玛管理等综合性问题解决方案并负责落地实施。
全国咨询热线:021-62373515、157-2153-3189
我们承诺:见效快、易复制,目标必对赌!
精益生产最初起源于丰田,老丰田叫丰田佐吉,他是做纺织生意的,纺织机织布过程中纱线会断,但是纺织机仍然再转,这就把大量棉纱绕到机器里,把废的棉纱摘出来非常麻烦。丰田佐吉发明一种装置,只要纱线断了,机器就停下来,然后工人再去接线,这样就减少损失了。他把这种装置叫‘自动化’,日本用汉字写的。我们翻译日本或韩国的东西,并不是我们现代汉语的意思,因为他们用的是古汉语,所以这个‘自动化’不是机械自动化,而是指发现重大质量问题、让它自动停下来修理,而不产生更多的问题。

当时丰田的总经理丰田英二带队到美国福特公司学习,他发现福特公司有一个大箱子,大家可以随便在上面写建议,他得到灵感,把这个改造成‘提案系统’,日语把这种改善称为Kaizen,这是音译词,但是为什么把Kaizen定为一个专有名词呢?因为它有三个特点:1不花钱的改善;2小的改善、身边的事;3持续改善。
除了丰田英二,大野耐一也是丰田精益的创始人之一,他也到美国去学习,学习之余逛超市,发现超市结账时会给顾客一张小票,这小票做什么用的?大家说换货用的。但是他发现不仅换货用,顾客拿走小票时、超市还有一个小票会记录顾客在哪个货架拿走什么商品,超市会有专人按照小票补货。大野耐一就想如果汽车生产也能按照这种方法补货,既不少也不多,因为多了货物堆积仓库是种浪费,少了不能及时供应生产。把这种小票放在生产线上是什么?‘看板’。大家说的看板管理,是从美国超市小票发展来的。
1980年美国NBC发表了一篇新闻 “if Japan can , why can’t we”(日本人能,我们为什么不能),第一个出来的是戴明,他说“日本人是我们教的”。第二个人是麻省理工的教授詹姆斯·沃麦克,他带领一个团队用了5年时间研究全世界的生产,怎么提高效率,在90年的时候发表一本书《改变世界的机器》,他把以丰田为代表的这种生产方式叫精益,日本没有精益这个词,是美国人取的。这就是精益生产的诞生。
作者:博革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