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益生产JIT在制造过程中追求的是生产的平衡化、同期化以及“一个流”。要达到生产平衡化、同期化与“一个流”,就必须以瓶颈设备管理为基础实现物流平衡。为此,JIT的成功推行要求在制造过程中进行一系列的相关变革。
1.工厂布局“一个流”
使工序间在制品数量尽可能的接近于零,是JIT的核心思想。在传统的企业生产中,各工序之间相互独立且批量化生产,作业人员在加工产品积累到一定数量后才运送到下道工序,此种做法必然导致工序间出现大量在制品,并且增加了搬运时间。因此,JIT生产要求按照工序流程对设备和作业人员进行配置,形成“一个流”的生产格局。
2.关注瓶颈工序
瓶颈控制了库存和产销率:当某一道工序或设备的加工能力无法改进的时候,其他的工序或设备只能与它相配合。因此,瓶颈工序是影响整个生产能力的制约因素。JIT生产通过识别和管理瓶颈,提高设备利用率,降低设备故障率,使企业的改进方向明确化,帮助企业更有效地实现组织目标。需要注意的是,改变瓶颈不是为了追求生产能力的平衡,而是为了追求物流的平衡。
3.提高人的效率
在很多企业中,机械设备在加工零部件,人却在一旁“闲视”或拿取被加工的物品,这种现象经常可以看到。实际上,在加工物品过程中消耗了“设备费”与“人工费”两种费用,这在JIT生产中被视为是一种浪费。因此,必须对每个工序进行动作分析,划分标准操作时间,明确区分“人的工作”与“设备的工作”,使人的效率得到最大程度的利用。
4.品质追求“零缺陷”
“零缺陷”管理要求第一次就把事情做正确。在精益生产中,留给每个环节的配送时间是有限的,一旦某个环节出现质量问题,可能会使整个流程被迫停止,导致严重后果。因此,只有每个人都坚持第一次做对,才不会让缺陷发生或流至下道工序或其他岗位。这样,工作中就可以减少很多因处理缺陷和失误造成的成本,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也可以得到大幅提高,经济效益才能显著增长。
5.培养多能工
为了使作业人员能够适应生产节拍、作业内容、范围、作业组合以及作业顺序的变更,必须根据可能变更的工作内容让他们接受教育和训练。最理想的情况是使全体作业人员成为对各个工序都熟悉的多能工。这种员工的多能化主要通过职务定期轮换来实现。
作者:博革咨询
推荐新闻
苏州矿山机械领军企业精益改善优秀成果展现
博革于2021年10月正式与苏州创力达成合作,签署精益布局项目,旨在全面改造升级齿轮车间,历时4个月完成前期规划,另根据规划项目历时1年改造完成,现新车间已经投入使用,并且达到预期目标。 /news/4855.html
博革携手江东金具设备制造,精益咨询管理改善促生产
江东金具决定与上海博革咨询达成协议:由上海博革咨询为江东金具进行工厂布局规划和目视化设计工作。项目定位为打造绝缘子行业国内领先、行业标杆的智能化、自动化灯塔工厂。 /news/4866.html
国内PPE行业领军企业赛立特园区精益布局
博革自2022年起为赛立特提供精益管理服务,助力企业搭建精益管理体系,推动精益化管理落地见效,从而全面转型升级,提升企业竞争力。本次项目从2024年10月进驻,经过调研分析,围绕园区整布局 /news/48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