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定义阶段
1.项目背景
《信用管理制度》规定,对于超信用出库应严格控制,未经审批不得出库;
审批流程在OA中完成。
2.问题描述
无纸化审批;
每个流程需要7-8个审批节点;
对于着急发货,但不满足信用条件的订单,无法及时出库。
业务员提出“信用解冻流程”审批节点过多、速度较慢,超过业务员预计解冻时间,导致发货时间滞后。
3.指标定义
Y的定义
Y=信用解冻平均耗时
Y1=销售部(纯销)信用解冻平均耗时
Y2=药品分销部信用解冻平均耗时
Y3=疫苗部信用解冻平均耗时
指标计算
起点:业务员提交信用解冻申请;
终点:审批流结束并归档(含非工作日时间)
4.项目范围
涉及部门:销售部(纯销)、药品分销部、疫苗部、财务部,总经办;
涉及流程: OA中“信用解冻审批流程”。
5.项目目标及收益
项目目标
梳理和优化现有信用解冻审批流程;
分析和寻找解冻耗时的原因;
缩短信用解冻平均时间。
项目收益
风险可控前提下,缩短下订单时间节
尽早发货
提高客户满意度
二、测量阶段
1.各部门超信用解冻笔数统计
2.各节点平均耗时统计
销售部(纯销)
疫苗部
药品分销部
3.重复审批订单与总超信用订单数量对比图
重复审批订单:因为同一超信用原因而大量特批出库的订单;
重复审批订单数量占比=当月同一原因特批的订单数量/当月特批总订单数量。
三、分析阶段
1.重复审批
因为发票金额限制,单笔订单金额必须小于等于117万,导致拆单;
在一期间内,因同一超信用原因而大量多次特批发货的订单。
2.审批不及时
审批人员外出办公或开会,未授权;
审批人员长时间未关注审批,导致审批滞后。
3.审批节点多
每笔流程需要经过7或8个审批节点;
仅对“总经理”处节点做了分流。
四、改进阶段
1.重复审批——提前申请临时额度和账期
增加新的流程:“客户临时额度及账期申请流程”;
大量发货前申请;
逐级审批;
在一定期间内增加临时额度及账期;
到期后自动恢复原额度和原账期;
跟踪回款承诺时间。
2.审批节点多——风险可控的前提下适度授权
按风险级别细分客户等级;
审批权限的授权;
风险点的控制。
总经理节点优化前后对比:
主管副总及财务总监节点优化前后对比:
3.审批不及时——缩短每个审批节点的审批时间
及时授权;
增加超时提醒功能:短信提醒、邮件提醒、抄上级领导;
整理各部门节点耗时情况,并下发。
五、控制阶段
改善效果
改善措施自2014年11月1日起开始实施,故选取14年11月—15年1月信用解冻数据,改善后效果如下:
标准化——《信用管理制度》
增加临时额度及临时账期的管理
审批流程及权限的调整
客户等级划分的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