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存稳定是精益生产的前提,但焦化煤场由于仓储能力与生产规模不匹配、进厂不均衡等原因,造成库存波动大,单种煤集中到达和断料现象时有发生,给采购、物流调度和货位管理带来压力。急需优化库存和物流管理,减少集中到达及断料现象,减少库存波动,提高精益生产水平。
特别是单品种库存波动大,与库存波动不超过5天的要求有差距。经过数据采集发现2006年3月—2007年5月瘦煤库存可用天数的过程能力指数CpK为0.14;气煤CpK为0.24;肥煤CpK为0.32;焦煤CpK为0.46,过程能力均较低。现在气煤:7天,肥煤:6天、焦煤:3天,瘦煤:8天的标准偏差。经过一系列的分析后决定确定各煤种合理库存量,减少库存波动,库存可用天数标准偏差小于5天的目标。
通过一系列的分析在博革咨询顾问的辅导下,项目组找了5大层面的不同的问题和改善思路:
项目组采用头脑风暴的方式,针对以上的问题进行了激烈的讨论、也走访发了标杆企业学习,最后拟定出以下的改善策略方案:
同时组织了改进创意评估小组进行了科学的评估:
改进后的效果是非常明显的,如图:
为了巩固改善后的效果,制定关键控制管理点进行管理:
特别是单品种库存波动大,与库存波动不超过5天的要求有差距。经过数据采集发现2006年3月—2007年5月瘦煤库存可用天数的过程能力指数CpK为0.14;气煤CpK为0.24;肥煤CpK为0.32;焦煤CpK为0.46,过程能力均较低。现在气煤:7天,肥煤:6天、焦煤:3天,瘦煤:8天的标准偏差。经过一系列的分析后决定确定各煤种合理库存量,减少库存波动,库存可用天数标准偏差小于5天的目标。
通过一系列的分析在博革咨询顾问的辅导下,项目组找了5大层面的不同的问题和改善思路:
分类 | 关键因素 | 存在问题及改进空间 |
影响及时补货 | 省内资源比例 | 省内资源运输距离近,响应快,可及时补货,同时增加省内气煤、气肥煤用量,也利于降低配煤成本。目前省内资源比例较低,有改进空间。 |
接卸条件 | 没有汽车卸位,汽车接卸能力低,影响及时补货; | |
影响计划准确性 | 库存信息 | 库存信息人工填报,准确性实时性差,对采购计划、物流计划指导性差 |
物料品种 | 将焦煤细分为一类焦煤、二类焦煤、峰峰焦煤,未进入信息系统,信息流与物流不一致,影响库存信息和物流计划准确制定。 | |
改判使用 | 改判信息未进入信息系统,信息流与物流不一致,人工信息传递不及时,影响库存信息和物流计划的准确制定 | |
影响均衡进厂 | 发货计划、运输方式、采购响应时间、到场数量 | 月发货计划与火车车皮计划周期(45天)不匹配,火车运输计划兑现率低, 到厂数量不均衡,过程能力低,经常出现集中到厂或断料。 |
影响库房使用效率 | 物料品种、存储能力、货位规划、配料准确度 | 存储能力不足,物料品种多、划分细,场地分散,货位小; |
项目组采用头脑风暴的方式,针对以上的问题进行了激烈的讨论、也走访发了标杆企业学习,最后拟定出以下的改善策略方案:
序号 | 关键机会 | 现状及目标描述 | 改进创意 |
1 | 省内资源比例 | 省内资源运输距离近,采购响应时间短,波动少,并可用汽车运输补充,增加省内资源比例,有利于降低库存波动 | 提高省内资源比例,及时补货 |
现状:省内资源比例为18%; | |||
目标:省内资源比例提高为25% | |||
2 | 发货计划 | 月发货计划与火车车皮计划周期不匹配,计划监控与考核周期与库存可用天数不匹配 | 改进发货计划流程,制订三个月滚动计划 |
3 | 运输方式 | (1)目前炼焦煤主要采用火车运输方式,而全国铁路运输形势紧张,计划兑现率较低,是影响库存波动的主要原因 | 采取防冻措施,提高冬季卸车效率 |
4 | 接卸条件 | (2)煤场有两个火车卸车货位, 冬季受冻车影响,作业效率有时不能满足要求,影响停时 | 采取临时措施提高汽车卸车能力的 |
(3)没有汽车卸车位,汽车运输受到限制. | 建设汽车卸料系统 | ||
5 | 采购响应时间 | 不同供应商采购响应规律不同,即按计划供货能力不同;虽然改进这种规律比较困难,但可以通过研究掌握响应规律,指导发货计划制订。 | 建立数据收集渠道,进行采购响应规律研究 |
利用”混料设计”试验工具,优化发货计划 | |||
6 | 到厂数量 | 日到厂数量不均衡(10天移动平均),过程能力较低 | 建立库存预测模型,进行计划的动态调整 |
7 | 物料品种 | (1)存储能力不足,品种多,场地分散,布局不合理,货位狭小 | 优化存储结构,制订合理库存标准 |
8 | 存储能力 | (2)将焦煤细分为一类焦煤、二类焦煤、峰峰焦煤,未进入信息系统,信息流与物流不一致,影响库存信息和物流计划准确制定 | 细化物料编码,进入信息系统,使信息流与物流一致. |
9 | 配煤准确度 | (1)抽检合格率低,不能保证配煤精度; | 建立监管制度 |
(2)配煤核子秤的确认间隔(6个月)过长,日常维护不到位; | |||
(3)配煤秤的校验不符合要求,作为核查标准用的电子皮带秤没进行实物校验 | 缩短确认间隔,增加实物校验 | ||
10 | 改判使用 | (1)为应对来煤质量波动、混煤等问题,不得不经常根据进厂检验结果对来煤进行改判使用,并频繁调整配煤结构 | 合并煤种,采取混煤措施,保持配比稳定,减少配比变化; |
(2)改判及配比调整的信息传递和信息处理不规范、不及时 | 规范改判及配比调整的信息传递和信息处理,纳入信息系统; | ||
11 | 配比调整 | 建立快速调整和协同作业机制 | |
12 | 项目约束条件 | 对市场资源、价格趋势、供应商供货能力、运输物流状况、供应商运输能力等外界条件变化的快速响应能力不够 | 建立快速调整和协同作业机制,形成流程化、一体化管理 |
建立库存仿真模型 |
同时组织了改进创意评估小组进行了科学的评估:
序号 | 改进创意 | SIGMA水平 | 时间 | 成本收益 | 其他 | 总分 |
权重:3 | 权重:3 | 权重:3 | 权重:1 | |||
01 | 提高省内资源比例,及时补货 | 10 | 1 | 10 | 9 | 72 |
02 | 改进发货计划流程,制订三个月滚动计划 | 10 | 1 | 10 | 9 | 72 |
03 | 采取防冻措施,提高冬季卸车效率 | 4 | 9 | 5 | 7 | 61 |
04 | 采取临时措施提高汽车卸车能力 | 10 | 9 | 10 | 9 | 96 |
05 | 建设汽车卸料系统 | 10 | 1 | 5 | 9 | 57 |
06 | 建立到厂时间和到厂数量预测模型 | 7 | 7 | 10 | 9 | 81 |
07 | 建立数据收集渠道,进行采购响应规律研究 | 10 | 3 | 7 | 7 | 67 |
08 | 利用”混料设计”试验工具,优化发货计划 | 10 | 3 | 7 | 7 | 67 |
09 | 建立库存预测模型,进行计划的动态调整 | 4 | 7 | 10 | 7 | 70 |
10 | 优化存储结构,制订合理库存标准 | 10 | 9 | 9 | 9 | 93 |
11 | 建立配煤秤监管制度,计量处定期抽检 | 7 | 9 | 9 | 9 | 84 |
改进后的效果是非常明显的,如图:
作者:博革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