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从财务角度说,维修所消耗的资金一般被定义为成本和费用。提出“维修是投资”,始终不被人们所理解。投资是有回报的,是有产出的。维修的投入是否有产出呢?维修的投入应该表现在设备日常维护所投入的人工费,各类防护费,如表面防腐,防锈涂覆,润滑及油品费,损坏件的修复或者更换,备件的采购储备费,大修理的人工费等。这些投入是否可以有产出呢?很多人认为购置固定资产是投入,可以让人们得到可计量的产出。但上述的维修及其管理投入,到底有没有产出呢?精益生产的TPM管理的经验回答是肯定的。
那么,这种投入和产出是什么呢?维修及其管理的投入是一点一滴的,不断以离散形式补偿设备的磨损、老化和性能劣化,不断恢复设备青春活力的投入。如果失去这一投入,设备的产出可能是零或负值,如果投入不足,设备的产出会因故障停机多、精度或者质量缺陷而受到负面影响,如果投入恰当则可能使设备创造的价值最大化,如果投入过大,出现过维修状态,也会降低其投入产出比,维修效益可以表现为寿命周期利润的增值。
在资本投入固定,运行支持投入固定,维修投入增加一定幅度,实现的收入会大幅度增加,这表明适当增加的维修投入可以使企业收入增加,利润提升。
既然维修与设备管理是投入,某些企业提出让维修预算连年递减某一百分比的提法显然就有问题了,减少这部分投入就意味着产出效益的减少,其负面作用比停止扩大生产投资还要大。停止扩产投资,企业至少可以利用原有资产创造等值的效益。而一旦停止维修投入,企业可能会减少现有设备的产出,从而减少效益。
值得指出的是,在制造业很少有人这样认识维修和设备管理。企业在遇到困难,消减运行成本之时,从来都是首先拿设备维修费用开刀。企业的维修工作者往往处于低地位和低薪酬状态,并自嘲为看门狗和替罪羊。所谓看门狗,就是在年节假日,别人可以休息,他们却不能离开,因为这正是维修设备的好时机;所谓替罪羊,就是凡是出了问题,无论是设备停机,生产停产,还是质量、安全、环境等事故,都与设备相关,设备管理者几乎永远坐在被告席上,不断受到指责。企业高层想到设备维修管理部门,往往是在不愉快的时候。这种恶性循环现象,其根源就在于高层对维修和设备管理投入的忽视。
企业的高层管理者能够从“投资”的角度认识维修和设备管理是十分宝贵的概念创新和理念转变,这对于其摆脱被动的、救火队式和穷于应付生产状态,对于建立一个安全、稳定、长周期、满负荷、优质生产体系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
作者:博革咨询
推荐新闻
苏州矿山机械领军企业精益改善优秀成果展现
博革于2021年10月正式与苏州创力达成合作,签署精益布局项目,旨在全面改造升级齿轮车间,历时4个月完成前期规划,另根据规划项目历时1年改造完成,现新车间已经投入使用,并且达到预期目标。 /news/4855.html
博革携手江东金具设备制造,精益咨询管理改善促生产
江东金具决定与上海博革咨询达成协议:由上海博革咨询为江东金具进行工厂布局规划和目视化设计工作。项目定位为打造绝缘子行业国内领先、行业标杆的智能化、自动化灯塔工厂。 /news/4866.html
国内PPE行业领军企业赛立特园区精益布局
博革自2022年起为赛立特提供精益管理服务,助力企业搭建精益管理体系,推动精益化管理落地见效,从而全面转型升级,提升企业竞争力。本次项目从2024年10月进驻,经过调研分析,围绕园区整布局 /news/48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