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许多管理情境中,不是所有用于解决问题的数据都可用。新产品研发就是个例证。开发一种新产品的理想方式是先确认顾客需求,将这些需求转化成工程需求,再将工程需求转化成生产需求。为了提高生产力而开发新的制造方法也是同样的道理。两个例子中,必要的数据总是不可用——可用的数据常常只存在于相关人员脑中,以语言的形式表达而非以数字的形式表现。这种话语上的数据必须要转化为有意义的形式,这样才能制定出合理的决策。
管理中,解决许多问题都会需要各部门人员间的协同。这里也会遇到这个问题:硬数据稀少,可用数据很可能太过主观。基于所有这些情况,有必要超出统计手段之外,使用一种设计手段去解决问题。精益管理里,设计手段中的“质量控制的七种新工具”(一般被称为“新七”)在产品质量改进、削减成本、新产品开发以及政策部署等领域被证明十分有效。如今,“新七”已成为经理、幕僚人员、工程师最有效的工具。
设计手段是一种综合的系统手段,用来解决对细节特别关注的问题。
设计手段的另外一个特色是涉及不同背景的人,这使其在解决跨部门和跨职能问题时十分有效。
1.关系图(relations diagram)。此图将涉及许多因素的复杂情境中的关系持顺清晰,阐明各因素间的因果关系。
2.KJ法(affinity diagram)。本质上是一种头脑风暴方法。以小组工作为基础,每个参与者写下自己的想法,再按照主题对想法进行分组和重新排列。
3.树形图(tree diagram)。这是对职能分析价值工程理念的延伸。用于表示各目标和措施之间的相互关系。
4.矩阵图(matrix diagram)。用这种格式阐明不同因素之间的关系。矩阵图经常用于将质量需求部署到对应的工程特征中,然后再部署到生产需求中。
5.矩阵数据分析图(matrix data-analysis diagram)。在矩阵图不能提供充足的细节信息时会用到此图。这是“新七”中唯一种基于数据分析并给出数字结果的方法。
6.PDPC(过程决策项目图)。这是过程决策项目表在运筹学中的应用。因为用于实现特定目标的实施项目经常不能按计划执行,还因为未预料到的进展很可能造成严重的后果,开发过程决策项目图不仅是为了得到最优的结论,同时可以避免出现意外。
7.箭形图(arrow diagram)。常用于项目评估评审技术(PERT)以及关键路径法(CPM)中,用网络图表示实施一项计划的必要步骤。
“新七”在与改进相关的活动中的应用将永无止境。尽管下面的清单列出了七种新工具在当今日本的主要应用领域,但这份清单绝对无法穷尽所有。不是每个项目中都会用到所有七种工具,而是会用到一个或多个,取决于项目的需求。
质量控制的七种新工具的典型应用:
削减成本与节约能源
研发
安全改进
开发新技术
竞争分析
开发新产品
质量保证系统改进
改进分析与诊断技能
污染预防
生产进度安排
销售管理
生产管理
市场信息分析
生产力改进
供应商管理
引入自动化
政策部署
质量改进
作者:博革咨询
推荐新闻
苏州矿山机械领军企业精益改善优秀成果展现
博革于2021年10月正式与苏州创力达成合作,签署精益布局项目,旨在全面改造升级齿轮车间,历时4个月完成前期规划,另根据规划项目历时1年改造完成,现新车间已经投入使用,并且达到预期目标。 /news/4855.html
博革携手江东金具设备制造,精益咨询管理改善促生产
江东金具决定与上海博革咨询达成协议:由上海博革咨询为江东金具进行工厂布局规划和目视化设计工作。项目定位为打造绝缘子行业国内领先、行业标杆的智能化、自动化灯塔工厂。 /news/4866.html
国内PPE行业领军企业赛立特园区精益布局
博革自2022年起为赛立特提供精益管理服务,助力企业搭建精益管理体系,推动精益化管理落地见效,从而全面转型升级,提升企业竞争力。本次项目从2024年10月进驻,经过调研分析,围绕园区整布局 /news/48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