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个重点是,许多人长期以来就已经“在组装线工作”。无论是第一线组装或加工的作业员,或是工业工程师找寻提高生产效率,让制品具备高品质,以及作业更人性化的方法。在亨利福特的组装线刚开始,还只是个不成熟的概念时,由于缺乏对品质和作业改善的回馈循环,结果只在乎组装线运行的时间和速度,迫使管理者们为了让生产线持续运转和维持绩效指标,时常让不良品下线后再处理,无法根据顾客多样化的需求装配制品。
关于生产线的第二个重点是,它仍然是一个强大的商业理念,因为它将我们的注意力集中在速度上,这使我们缩短了前置时间(lead-times),换句话说,它又意味着大幅降低锁死现金的库存成本。但是,只有人(或人们),方法,机器和材料(4 Ms)紧密同步的生产线,才能够实现这些商业目标。一条生产线是一个技术成就,但它也是一种社会-技术(Socio-Technical)互动的现象。不论是大量的手工作业还是完全自动化,这都是不争的事实。
这意味着工作必须标准化,并能够在节拍时间内精确地重复,因此,人们必须参与持续改善(作业员、一线管理者和工程师们),以防止表现恶化,机器必须在每个周期正确地工作(因为生产线的设计是需要一切正常运作,否则就有阻碍),供应商将好的物料必须每一回都准时、正确数量地到达生产线。如果无法满足这些条件,理论上高速、高质量、高产出,低成本的生产线,实际上便会成为品质靠重工,低产出,高成本的迟滞生产线。在1980年代的NUMMI及其前身,通用汽车管理者和之后的丰田管理者,几乎都做同样的事情来运作组装线。但是,由于丰田对人机料法4M管理的优异性,和持续地关注于生产的社会性,在同样工厂内,丰田管理的生产线有更高的品质、更低的成本与更短的前置时间。
本质上,若只关注生产线的技术面向,通常会导致失望甚至生意失败。
接下来看第三点,展望未来,越是高层次的自动化,实际上越需要常身处于不同公司的管理者、和工程师之间的社会性合作。在各个世代,几乎都认为自动化可以消除透明度的需求,以及老派物件—人与人之间的合作。但是,结果却是系统莫名地无法运作,需要大量的重新设计组装线,包含各种配套运作的硬体和软体。一直到最后,当业务需求有所改变时,这个循环又不断的被重复。
最后,更进一步来看,生产线的概念和现实并不会消逝。目前科幻的3D积层制造,也就是整个制品可以在一个工作站内从头列印出来,而不是沿着装配线依序装配各种零件。这听起来不错而且容易组织,但其实不然;试想使用积层制造程序来制造一部车子,或者在一个地方从头蚀刻晶片、轮胎成型、胶合玻璃等。这也许在未来都有可能发生,但不会在我们这一代或是下一代。
作者:博革咨询
推荐新闻
苏州矿山机械领军企业精益改善优秀成果展现
博革于2021年10月正式与苏州创力达成合作,签署精益布局项目,旨在全面改造升级齿轮车间,历时4个月完成前期规划,另根据规划项目历时1年改造完成,现新车间已经投入使用,并且达到预期目标。 /news/4855.html
博革携手江东金具设备制造,精益咨询管理改善促生产
江东金具决定与上海博革咨询达成协议:由上海博革咨询为江东金具进行工厂布局规划和目视化设计工作。项目定位为打造绝缘子行业国内领先、行业标杆的智能化、自动化灯塔工厂。 /news/4866.html
国内PPE行业领军企业赛立特园区精益布局
博革自2022年起为赛立特提供精益管理服务,助力企业搭建精益管理体系,推动精益化管理落地见效,从而全面转型升级,提升企业竞争力。本次项目从2024年10月进驻,经过调研分析,围绕园区整布局 /news/4864.html